索引号: 11420800767441530F/2024-00015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市商务局 发文日期: 2024-01-23
文 号: 效力状态: 有效

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4-01-23 10:21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荆门加快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攻坚之年,做好商务工作意义重大。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体要求,按照“12328”工作思路,即聚焦加快推动商贸业转型发展1项核心任务,紧盯商务经济2大重要指标,健全持续扩大消费、外贸提质增效、新经济加速领跑3大工作专班机制,集中攻坚消费促进、电商发展、对外贸易、服务民生、作风建设等28项重点工作,全力争先进位,在荆门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工作目标11%),进出口同比增长9%(工作目标10%),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2%,新增限上主体400家以上。

一、聚焦扩大消费这个核心,激发新活力

1.持续活跃消费氛围。实施大宗商品及商贸重点领域七大促消费行动,持续投放本地消费券,围绕“荆”彩消费 龙年大“集”、荆楚购等主题,举办年货节、汽车展交会、金龙泉啤酒节等系列促销活动100场次以上,推动形成“波浪式”消费热潮。全年限上汽车、绿色家居、家电、成品油、餐饮等销售额(营业额)增速全面回升,限上零售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持续推动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建设漳河广场、世贸中心等新的消费“打卡地”,加快锂电小镇、汽车小镇商业配套设施建设,试点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个以上。支持园博园、莫愁村发展夜秀、夜游、夜购等夜间消费活动,丰富城南新区华铭园、老莱子美食街和漳河万达广场商圈等夜间消费场景,点亮城市“夜经济”。

3.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利用城市闲置空间,布设一批低碳装配式商业建筑,推进金龙泉啤酒屋建设,吸引消费者体验打卡。加快社区电商发展,引进培育24小时便利店、自动售货机。推动中天街、漳河万达等商圈内企业主动拥抱美团、米熊仓储等线上渠道,发展“线上下单,半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零售等新业态。

4.提升服务消费水平。开展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家政服务产业园,推进家政服务业集聚发展。打响“寻味荆门”品牌,持续开展美食文化活动,丰富来荆必点菜品和美食打卡地图,传承发展筱宴春“老字号”餐饮,推广“蟠龙宴”“豆腐宴”等荆味楚菜,提升市场“烟火气”。

5.扩大优质商品供给。支持本地老字号品牌推陈出新,打造十大来荆“必购必带”特色商品,持续引入新茶饮、买手店、露营风市集、潮流运动等国潮新品牌20个以上。推动海逸酒店、小乐仙、强记、矮子馅饼发展连锁经营,推进“一壶油”进商超,支持百货店、大型超市、特色商业街等设立绿色食品、进口商品、特色商品销售专区。

6.健全县域流通体系。印发《中心城区农产品市场及智慧农贸商城布局规划》,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发展。

支持沙洋县、东宝区争创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推进县乡村三级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全年改造建设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个、乡镇商贸中心10个、乡镇集贸市场6个、村级便民店171个、快递进村站点200个。

7.实施限上主体培育。强化2023年新增限上主体帮扶,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壮大。加大“近限”主体培育力度,定期开展商贸流通市场主体“扫园扫街扫楼”活动,细分行业类别建立月度、年度入库企业培育库700家以上,重点引导工贸分离、个转企和电商企业进限纳统。

二、紧盯电商发展这个关键,培育新动能

8.加快电商园区提档升级。推动华中农博汇、漳河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沙洋十里风干鸡电商产业园、屈家岭农耕文化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引导京山数字经济科教城、京东(钟祥)数字经济产业园、漳河共道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明确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支持金瑞物流园、浩儒电商产业园等申报国家级、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培育年交易额50亿元以上园区2个,10亿元以上3个。

9.推进直播经济创新发展。支持荆门市电商场景拍摄基地二期和市级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项目建设,依托鄂中电商直播基地、荆门市电商场景拍摄基地、优齐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吸引优质直播电商平台、MCN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入驻,打造“一站式”直播服务平台,发展带货主播及网络营销师100名以上。

10.擦亮本土电商品牌。突破性发展“一只鸡”产业,打造“荆门风干鸡”区域公用品牌。结合“六个一”工程,推动风干食品、高油酸菜籽油、葛粉等特色品牌商品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模式,提高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培育年网络销售过10亿元单品3个,亿元以上10个。

11.举办数字消费节庆活动。组织电商企业参全国网络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电商直播节等网络节庆活动,举办“6·18”“双11”网络促销、荆门市短视频大赛等活动,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线上线下联动促消费活动,积极倡导品质消费和品牌消费。

三、把握对外开放这个重点,构筑新高地

12.助企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提升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功能作用,引导企业紧盯RCEP地区、“一带一路”等重点市场,全年组织100家次以上外贸企业赴境内外参加国际高精尖展会,新增订单2亿美元以上。用好“楚贸贷”风险增信机制,确保小微企业出口信保全覆盖。

13.强化外贸主体培育。坚持外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修订市级外贸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持续开展“破零攻坚”“外贸回流”工程,支持楚象、建发等供应链龙头企业在荆设立子公司,健全外贸供应链生态体系。实现长城汽车本地整车出口20亿元以上。全年新增开口企业30家、倍增企业40家、进出口过亿元企业达到35家。

14.打造区域发展优势。推动现有国家级(新型材料)和省级(装备制造)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级加工贸易产业园在同级平台中发展靠前,打造“一主四副”外贸产业链发展体系。支持鄂中电商、荆门龙工场等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全年30家以上企业通过现有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跨境贸易,力争进出口实现1亿元以上增量。实施“荆门制造店开全球”行动,全年新建出口品牌店和海外仓10家以上。

15.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格林美、京山轻机、新洋丰等优势企业,在新能源、新基建领域抢先布局跨境产业链,承包“一带一路”国际重点项目工程,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和承包工程总额10亿元以上,外派劳务人员300人次以上。

16.提升保税园区发展能级。做优做强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关结汇、仓储保税、出口退税等服务功能,全年引进5家以上入园企业,保税仓库面积常态化使用率保持在80%以上,一线进出口同比增长10%以上。打造整车、新型材料及磷化工等大宗商品进出口集散地,探索建立环球直采保税展示展销中心,扩大日用消费品进口。

17.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坚持“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原则,支持汽车、煤炭、磷矿、木材等大宗物资通过中欧班列长城专列、荆门至宁波舟山港、荆门至广州南沙港等铁海联运国际物流通道“公转铁、散改集”,新开通荆门至广西钦州港等1-2条国际新通道,推动外贸企业降本增效。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每月发送4趟次以上。

四、筑牢为民助企这个桥梁,展现新作为

18.开展调研帮扶活动。深入开展商务领域调查研究工作,建立100家重点限上企业、20家重点进出口企业经营情况“正负面”清单,聚焦市场主体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制定更具实效性、精准性的“政策包”,加快兑现促消费、外经贸系列政策省、市、县三级补贴资金。

19.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印发《2024年全市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分析安全形势,加强重要时段、节假日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开展餐饮企业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商贸(成品油)领域安全及消防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

20.打好污染防治攻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部署,加强油气回收监管,持续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推广成品油综合监管云平台系统建设,实施智慧化管理,推进商贸流通领域一次性塑料污染治理,完成2024年度限塑目标,持续推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引导开展绿色品牌创建。

21.规范行业运行管理。加强对行业协会工作指导,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发展。落实文明城市建设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加大对成品油、洗染、拍卖、家政等行业监管力度,开展报废机动车、二手车交易市场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专项整治行动。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节假日市场供应和消费情况动态监测、实时调控。

22.精准开展招商引资。针对消费市场短板弱项,聚焦时尚消费、电子商务、加工贸易、跨境电商、专业市场、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精准招商,做好项目对接服务,推动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动一批”的“乘法效应”。

五、强化党建引领这个保障,塑造新形象

23.坚持思想建党。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压实局党组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抓好意识形态、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和信访等工作。

24.打造党建品牌。推进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五星党支部”“五星党员”创建评定,主动参与“三创”拉练、党建擂台比武等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抓好机关党建、商务系统“两新”组织党建,坚持党建带群建,做好工会、群团、妇女、老干部等工作。

25.注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商务干部专业知识学习和教育培训,持续开展“年轻干部成长班”学习,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提转抓”“业务大讲堂”活动,完善《商务局应知应会手册》,丰富机关集中学习、党员主题活动日活动,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商务干部队伍。

26.狠抓纪律作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抓好“清廉商务”建设,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廉洁干事氛围,增强商务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用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7.强化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商务系统“八五”普法,加大对商贸企业商事法律服务力度。不断提高商务系统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依法履职能力。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全面促进依法行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28.严格内部管理。完善机关内部日常考评和月度工作例会晾晒机制,全面加强督查督办、信息宣传、政务公开、保密管理、公务接待、会议差旅、财务报销等管理。按照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深化“节约型”机关建设。落实信息公布“三审”制度,强化商务门户网站、“商务荆门”微信公众号管理,及时公开商务经济工作动态。


打印 关闭